1、ip 地址的作用?ip 地址分类?
ip 地址的作用:
用来标识一个节点的网络地址。
ip 地址分类:
A 类 1-126
B 类 128-191
C 类 192-223
D 类 224-239(科研)
E 类 240-254(组播)
2、如何用私网地址访问公网?
我们知道,ipv4地址是有限的,作为普通用户,很少拥有公网ip地址,私网地址是不能出现在互联网上的。那么私网地址如何才能访问互联网呢?这就需要用到NAT地址转换,将内网地址映射到外网地址。
而NAT地址转换它实现内网的IP地址与公网的地址之间的相互转换,将大量的内网IP地址转换为一个或少量的公网IP地址,减少对公网IP地址的占用。
一般普遍使用是端口映射的方式,NAT的核心是一张映射表(源IP地址,源端口,目的IP地址,目的端口),将内网源IP地址和端口映射到同一个公网地址的不同端口,如下图所示。
端口映射可以在路由器中设置,这个在远程网络或远程监控项目中是有应用的。
3、查看 Windows 主机 IP地址?如何用命令查看 windows 主机 MAC 地址?
在 windows 中查看 ip:
右击网络图标-属性-更改适配器设置-双击本地连接-单击“详细信息”或者
开始-命令提示符-运行 ipconfig
在 linux 中查看 ip:直接运行 ifconfig
查看 mac 地址: 开始-命令提示符-运行 ipconfig/all。
二、网络单位
1、计算机存储单位的换算?
计算机存储可以用位和字节计量
8 位 1 字节
1024 字节 1KB
1024KB 1MB
1024MB 1GB
1024GB 1TB
三、网络模型
1、物理层-数据链路层-网络层-传输层-会话层-表示层-应用层
每一层的意义:
物理层: 建立,维护,断开物理连接,定义了接口及介质,实现了比特流的传输。
数据链路层:建立逻辑链接,进行硬件地址寻址,差错校验等功能,通过 mac 地址实现数据的通信,帧包装,帧传输,帧同步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。
网络层:进行逻辑地址寻址,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,定义了 ip 地址,为数据传输选择最佳路径,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。
传输层: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,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,实现了程序与程序的互连,可靠与不可靠的传输。
会话层:建立,管理,中止会话,例如断点续传。
表示层:数据的表现形式,如加密,压缩。
应用层: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。
2、tcp/ip 五层划分
物理层
数据链路层
网络层
传输层
应用层
3、应用、传输、网络层的协议?
应用层: HTTP,https,FTP,TFTP,SMTP,POP3,SNMP,DNS,telnet
传输层:TCP,UDP
网络层:ICMP,IGMP,IP,ARP,RARP
3、 TCP/IP 五层每一层的设备
应用层 计算机
传输层 防火墙
网络层 路由器
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
物理层
网卡
四、网线
1、网线的传输距离?
先要知道的是八根铜导线的整体作用,八根铜导线是为了削减电磁信号的彼此搅扰,每两根按必定的密度缠绞在一起。这样,在传输电信号时彼此之间辐射出的电波就会彼此抵消,有用的消除搅扰。双绞线这个名字也是由于这样的构造而引伸出来的。
双绞线最早的运用是被用于电话信号的传输,后来才被逐渐引入到数字信号的传输当中,现在广泛运用的都是超五类双绞线及六类双绞线。超5类与6类线都能到达1000Mbps的带宽。但超5类传输千兆的距离较短,若用超5类传输千兆网络尽量要控制短距离,例如低于30米。
双绞线仅有的缺点即是传输间隔较短,一般的能到达100米,好点的线120米左右。
一般千兆网络需要运用四对线,即8根芯线。100M网络以下,一般运用1、2、3、6,四根线。
正线(标准568B) :两端线序一样,线序是:橙白,橙,绿白,蓝,蓝白,绿,棕白,棕。
568A线序没有必要记了,现在已经不用这个线序了。
2、网线8芯的作用?
双绞线为什么用到1236四根线呢?那就要了解每根芯的作用是什么:
1 输出数据 (+)
2 输出数据 (-)
3 输入数据 (+)
4 保留为电话使用
5 保留为电话使用
6 输入数据 (-)
7 保留为电话使用
8 保留为电话使用